cwiki_ProfCata MSSSUG|香港科技大學內地學生學者聯誼會本科部
Cwiki-教授列表

Cwiki


Professor Catalog


返回教授列表

[ENTR3020]Identifying Innovation Opportunities

WU Po Chi
课程时间:2015年Spring季
授课教授:WU, Po Chi
我觉得教授 让你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男神

这门课的Grade:Grade神

我觉得这门课


ENTR的必修课 敢选这个minor的估计也是不怎么在乎龟了 不过这门课龟超好 整门课就是一个阅读材料(which no one knows what's that about) 自选角度 自行立意 自拟标题的innovation project Po Chi是退休的(可能还没退?) VC 眼光极高 人也极聪明 所以不要想做出一些垃圾来吹水骗他 整个课堂相当diverse local mainland international几乎各占三分之一 工院商院各占一半 所以idea 也确实异彩纷呈(虽然也有个别奇葩) 


Po Chi会帮你分组 四人一组 背景非常diverse 我们组一个mainland一个local 一个印度哥 一个法国哥 人都相当靠谱 project完全在课下自己鼓捣 上课是Po Chi再讲一些混杂着哲学 宗教 心理学 管理学和实际经验的味道的奇妙的东西 比如team build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how to ask questions where to find information这种形而上的问题 但是这种其他人讲来完全就是吹水的东西 他说的特别有道理 引人入胜 (好吧我是脑残粉) 最后的project report presentation 和个人的reflection 占了所有的龟 而且这门课几乎没什么 assessment criteria 几乎就是他对你和你做的东西的印象 大概80%的人有A range 不过前提是你确实有commitment

查看更多/評論

[ENTR3010]Structured Mentoring

WU Po Chi
课程时间:2014年春季
授课教授:吴葆之
我觉得教授是我最尊敬最喜欢的导师。不能用心上课的朋友请不要take这门课浪费他的时间。
不像专业教书的一些教授,他看到相关的又有价值的research结果都会在课上概括一下。在讲概念的时候会有些催眠,也因为他自己理解力非凡知道的很多所以概念课内容会比较多也要费脑力去消化。他很推崇企业家精神,整个mentoring的导向都是建立一个open/growth mindset。

这门课的Grade:全看你的真心!不是开玩笑哦

这门课很特别。


目的


首先它是Entrepreneurship Minor Must Take,而且推荐作为入门课来上。它是专门为真正有兴趣的人设计的非知识型的课。Mentoring的含义不是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建立一个start-up,而是培养我们self-mentoring ability(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和problem-solving mindset(自己给自己找答案),俗称自说自话自问自答。整个课里面我觉得最难的就是问有价值的问题!


结构


这堂课把LMES的discussion功能用到了极致。
很特别的journal和discussion制度。全堂13个人都要养成写journal的习惯,记录自己的灵感/经历/疑惑,每周自己选一篇放上LMES。Professor并没有很多时间去看这些journal给意见,但是我们大家养成了随手回复有共鸣或者有反对意见的post。所以每周都有一两个时段(ddl前夜)LMES上异常热闹。也有我这样的选手是上瘾了的blogger随时随地都可能在刷LMES。很有趣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就能了解你那个team以外其他classmate不一样的经历和想问题的方法。
很特别的答疑方式。每堂课前课后我们都要把自己的问题写到LMES上。没有机会在课上解答的问题,professor会隔一段时间发一个word回复近期所有提问。最有意思的是我们这些奇奇怪怪的学生的提问很多都是奇奇怪怪的有时很silly的open question,因为很想知道其他人还有智慧的他是怎么看的。


Project Team的组建也和商院所有课程都不同。我们在开sem的时候就跟professor有一对一interview,他通过这个interview(相亲会)和你之前申请这个minor的personal statement(表白信)来了解最真实的你和你对这门课的期望。然后他会考虑一阵子然后公布分组,尽量把拥有不同能力的选手搭配在一起。我们花了大半个学期的时间来互相了解队友,360度地,坦白地。一开始我们也觉得很苦恼为什么不让我们讨论project detail,这个过程只有体验了才知道价值在边。等到大家找到了common value确定了这个team的contract,我们就可以开始brainstorm project topic了。真正要用在完成project story上的时间差不多是最后三个星期。这是我到科大以来最热爱的一个team,我们四个不同国家不同爱好不同path的人找到了很多火花和完全可以信赖的队友。不过这应该算是我幸运,不能保证各位take这个课就能找到。


除了这些regular的东西,还有mid term report 和 final report。这段日子在不停的reflection里度过。最后一堂课是final presentation,把project idea产生的过程像一个故事一样讲出來。




讲这么多应该够大家下决定了。课程结构可能会变,目的不会变。


最后两个notes:
1 不一定要想创业才来上课,企业家精神适用于任何一个行业。
2 不能把这门课作为一个sem所有课里first-priority给足时间和精力的话千万不要take。不知道烂到什么程度但一定会烂龟的。

查看更多/評論

[ENGG1130]商或工院可进

WU Po Chi&&YUEN Matthew Ming Fai
课程时间:2012年fall sem
授课教授:Po Chi Wu & Matthew Yuen
Grade:较好/一般



能学到真东西的课!也是我这学期最值得写Cwiki的课
(每周都要交research成果,怕workload大的同志们看到这里就可以了^ ^)


很不错的两个prof搭档,背景资料有兴趣可以用名字google啦。


内容和结构:
整个学期一共有四个Module: IT, Robot,(此时Prof Yuen接手) LED, Health Care (讲着讲着重点转向Personalized medicine),都是他们各自比较在行的领域~
每周两节课,大约三周一个module.每个部分都会给出那个领域的key players,四五个


第一周介绍些背景知识,这周作业就是第一次research,尽可能多的了解这几家公司以及整个ecosystem,然后选一家做你接下来要深入的方向~


第二周Prof会挑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作业(也可能是随机的挑了几个交的早的)就内容拓展一下或者对你提些问题,通常都会大有启发啊!不光是被挑到作业的人!然后你就会找到这周research的方向,再做一次作业……嗯,我说过的每周交作业。


第三周准备debate(最激动人心的部分)
全堂分成8个team,分组分正反方辩论一个话题,比如Personalized medicine is ready to be implemented in the current healthcare system.
之后每个team选两个人参加final debate(也可能是对方team选)。final debate前会要求大家把资料全都上传到LMES上互相参考。
(讲第一个module的时候没有辩论,可能因为大家都是新手……先体验一遍research的过程)
final debate结束后每个人交一份800字debate report,不要求和自己辩论时候的立场相同。


这样,一个module就结束了……开始下一个!


可以说没有final,也可以说有3个final


龟的情况:
按两个prof的话,他们看中的是你整个学期的进步有多大……(但是不代表要把第一部分做渣!)每个部分的report都会得到一个字母龟,不过跟最后的龟无关。人数不是特别多,表现突出的教授会记住的,几次final debate会记下被选出的人的名字,平时叫人上来pre3也是能看到名字的。总之上这课需要花很大劲,很多时间,但是认真做不会烂龟的。也很长见识!不光是科技知识,也能见识到各种很好学的和口才很好的同学!
因为第一学期菜鸟状态买进的,阅读效率和写report能力弱暴……只有B+
但是如果将来大家有机会上的话,可以不要第一学期就上,我猜会比B+好哒!







查看更多/評論

[ENGG1130]The Impact and Valu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WU Po Chi&&YUEN Matthew Ming Fai
课程时间:2012年春季
授课教授:Po Chi WU & Matthew YUEN
Grade:较好


首先要提的就是这两位教授都有着传奇的经历:Matthew 曾经是SENG的某Department Head,有过2次创业经历(……虽然都失败了),Po Chi 则是一位 VC 风投。两位Professor每人负责半学期的课程。

这门课主要是围绕着几个技术创新的主题,比如Laser,Healthcare,IC之类的,然后围绕着这些科技主题做Case Analysis分析各个科技公司的发展。

这门课是一门没有Mid-term没有Final的奇课。但是期中期末会有会有正式的Debate和Group Project(Presentation+Report)。为什么说是正式的呢?因为这门课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不太正式的Group Project或者Individual Presentation要完成。按照 Matthew 的说法,这是一门在科大依照斯坦福模式开设的创新性课程。他希望增进教授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于是每周 Upload Presentation 的 PPT + 上课时随随机邀请几位同学上来做 Presentation 就成为了互动交流的方式之一。

不过,就我的经历来看,要准备好这些技术性强的Presentation还是很费时间的,需要花大量时间研究涉及的公司的历史,Annual Report以及其他分析机构的分析,应该还是属于很Challenging的。

另外,这门课还要求学生写周记并且share给其他同学,周记还要分为Experience Journal, Frustration Journal以及Innovation Journal。虽然我写了3个星期就没再也没写过,不过我看到很多人每个星期都是写的十分认真的。


因为这门课当时的Quota是20,而实际Enroll的只有十几人,所以两位教授对我们的要求没有特别严格。(当时Mid-term Report迟交了2个星期,Matthew就写邮件来提醒我,最后还给了个不错的分)即使是Debate也总是很欢乐的。当然,也因为这个原因,出现了几个Free Rider,那几个人在Debate的时候随意憋了几句话出来,Prof也没有太在意。

总体而言,这门课Workload较大,请慎重选择,但对于那些对科技公司的发展感兴趣的同学,这是一门不可多得好课。两位教授各有侧重,Matthew 擅长从工程技术角度来分析公司发展,Po Chi善于从商业模式角度来分析。而且似乎Po Chi的人脉也挺广的,他有几节课请了外面的VC朋友来代课,于是我们那几节课就在听不同的VC讲他们选项目投资的故事。(貌似有一位在当年拒绝了给RIM的黑莓投资,现在追悔莫及)

这门课的评定主要是看Mid-term和Final的Presentation和Report,还有平时有没有交作业,但是具体是如何给龟的恐怕只有教授自己知道了。只要你能完成努力完成各项要求,应该拿个好龟问题不大。

查看更多/評論